继电器的发展历史
发展历史
在18世纪的时候,科学家们还认为电和磁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物理现象。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,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。这些发现证实了电能和磁能可以相互转化,这也为后来的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;人类则因这些发明创造从此迈入电气时代。19世纪30年代,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·亨利在研究电路控制时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继电器。最早的继电器是电磁继电器,它利用电磁铁在通电和断电下磁力产生和消失的现象,来控制高电压高电流的另一电路的开合,它的出现使得电路的远程控制和保护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。继电器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,它不仅是电气工程的基础,也是电子技术、微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。
产品先容
触点参数
触点形式 | 1Z, 1H, 1D |
接触电阻 | ≤100mΩ(1A 6VDC) |
触点材料 | 银合金 |
触点负载(阻性) | 5A 250VAC/30VDC |
性能参数
绝缘电阻 | ≥500MΩ 500VDC |
环境温度 | -40℃~+70℃(不冷凝) |
介质耐压 | 线圈与触点间≥1500VAC 1分钟 |
断开触点间≥1000VAC 1分钟 | |
触点间≥1500VAC 1分钟 | |
动作/释放时间 | ≤25ms/25ms |
引出端方式 | 引制板引出端和插座引出端 |
触点参数
触点形式 | 2Z,2H,2D,3Z,3H,3D |
接触电阻 | ≤100mΩ(1A 6VDC) |
触点材料 | 银合金 |
触点负载(阻性) | 10A250VAC/30VDC |
性能参数
绝缘电阻 | ≥500MΩ(500VDC) |
环境温度 | -40℃~+70℃(不冷凝) |
介质耐压 | 线圈与触点间≥1500VAC 1分钟 |
断开触点间≥1000VAC 1分钟 | |
动作/释放时间 | ≤25ms/25ms |
引出端方式 | 标准电子管插脚 |
触点参数
触点形式 | 2Z 2H 2D 3Z 3H 3D |
接触电阻 | ≤100mΩ(1A 6VDC) |
触点材料 | 银合金 |
触点负载(阻性) | 10A 250VAC/ 30VDC |
性能参数
绝缘电阻 | ≥500MΩ 500VDC |
环境温度 | -40℃~+70℃(不冷凝) |
介质耐压 | 线圈与触点间 ≥1500VAC 1分钟 |
断开触点间≥1000VAC 1分钟 | |
动作/释放时间 | ≤ 20ms/20ms |
引出端方式 | 标准电子管插脚 |
企业先容
亚洲龙股份有限企业 成立于1989年,是中国电子行业协会理事单位,中国继电器行业协会理事单位,上海市电子行业协会理事单位,中国继电器出口基地之一,于2009年成立上海宝基工业园区,厂户面积达35000平方米以上。企业集研发、制造、销售于一体。专业生产各种小型继电器、大功率继电器、磁保持继电器、汽车继电器、电子时间继电器、固态继电器、温控仪、光电控制器、继电器插座等系列产品。
电话:0577-62777521/+0577-62783721
传真:+0577-62775222
邮件:relay@chinarelay.com